二、多选题
1、企业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( )。
A.战略评价标准
B.实际成效
C.绩效评价
D.越过目标
E.必须建立管理信息系统
参考答案:ABC
参考解析:战控制的基本要素:①战评价标准,是指预定的战目标或标准,是战控制的依据;②实际成效,是指在战实施过程中实际达到的水平;③绩效评价,是将实际成效和预定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分析。
2、哈罗德·莱维特将组织确定为( )等相互作用的变量。
A.机构
B.任务
C.技术
D.技能
E.角色
参考答案:ABCE
参考解析:哈罗德·莱维特的相互作用变量模式与利温和格雷纳的模式完全不同,它不强调步骤或阶段的组织变化,而是考虑组织系统中不同部分的变化,并将组织确定为四种相互作用的变量,即任务、机构、技术和人。
3、关于养老保险的特点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( )。
A.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
B.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
C.由国家、单位和个人三方面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
D.具有社会性强,影响很大,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,费用支出庞大
E.企业必须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,参加社会保险
参考答案:ABCD
参考解析:养老保险具有如下特点:①由国家立法,强制实行,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,符合养老条件的人,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;②养老保险费用来源,一般由国家、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,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;③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,影响很大,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,费用支出庞大,因此,必须设置专门机构,实行现代化、专业化、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。
4、培训需求管理的内容包括( )。
A.需求意向和申报
B.需求分析
C.成本预算
D.需求确认
E.评估反馈
参考答案:ABD
参考解析:需求意向和申报是由理想需求与现实需求,或者预测需求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的部门或岗位提出的;需求分析就是要消除培训需求意向的片面性,要从整体考虑,也就是说要全方位考虑,要从中近期的工作计划来考虑;培训需求的确认是指经过培训需求分析后,根据企业工作和发展的需求确认是否真正需要培训,培训什么内容,什么时候培训更适合,并依此制订出培训计划。
5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的前提和依据是( )。
A.工作岗位研究
B.工作岗位分析
C.工作岗位评价
D.工作岗位说明书
E.工作岗位调查
参考答案:BC
参考解析: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,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的前提和依据。通过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,能够明确岗位的工作性质、所承担责任的大小、劳动强度的大小、工作环境的优劣以及劳动者所应具备的工作经验、专业技能、学识、身体条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。
6、根据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接触方式方法的不同,信息采集方法中的询问法可分为( )。
A.当面调查询问法
B.电话调查法
C.行为记录法
D.邮寄调查法
E.问卷调查法
参考答案:ABDE
参考解析:根据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接触方式方法的不同,询问法可分为当面调查询问法、电话调查法、会议调查询问法、邮寄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等。C项属于观察法。
7、一个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,不是先天就有的,而是通过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,进行自我教育、自我改造、自我磨炼和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的。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,需要注意( )。
A.端正职业态度
B.强化职业情感
C.提高职业境界
D.注重历练职业意志
参考答案:ABD
参考解析: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(1)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端正职业态度;(2)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强化职业情感;(3)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注重历练职业意志。C项属于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。
三、简答题
1、简述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类型。
参考解析: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主要包括以下类型:
(1)第一级体力劳动
劳动强度指数<15。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.8千焦耳/人,劳动时间率为61%,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,相当于轻劳动。
(2)第二级体力劳动
劳动强度指数在15~20。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.1千焦耳/人,劳动时间率为67%,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,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。
(3)第三级体力劳动
劳动强度指数在20~25。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.2千焦耳/人,劳动时间率为73%,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,相当于重强度劳动。
(4)第四级体力劳动
劳动强度指数>25。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.4千焦耳/人,劳动时间率为77%,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,相当于“很重”强度劳动。
出国留学网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栏目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