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[单选题] 通过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、事件或岗位的绩效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来确定绩效评价要素的方法是( )。
A.评价中心技术
B.个案研究法
C.经验总结法
D.头脑风暴法
参考答案:B
参考解析:个案研究法是通过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、事件或岗位的馈效特征进行分析研究,来确定绩效考评指标和考评要素体系。
22[单选题] ( )是以信息、通信技术为基础,依靠高度发达的网络,将供应、生产、销售企业和客户,乃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或个体连接成的经济联合体。
A.网络型组织
B.流程性组织
C.模拟分权组织
D.多维立体组织
参考答案:A
参考解析:网络型组织是以信息、通信技术为基础,依靠高度发达的网络,将供应、生产、销售企业和客户,乃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或个体连接成的经济联合体。
23[单选题] 下列关于企业外部培训师的说法正确的是( )。
A.可以从大中专院校聘请
B.培训师对企业了解,降低了培训风险
C.培训成本比较低
D.有丰富实践经验,不易导致“纸上谈兵”
参考答案:A
参考解析:正确的说法是聘请外部培训师加大了培训的风险、增加了培训成本且容易导致纸上谈兵。
24[单选题] 属于品质主导型绩效考评法优点的是( )。
A.实施成本低
B.开发成本低
C.具有较强的连贯性
D.操作简单
参考答案:D
参考解析:本题考查的是品质主导型绩效考评法的优点。见教材表4—10。
25[单选题] 各个相邻的薪酬等级浮动幅度在数值上的交叉程度是( )。
A.薪酬级差
B.浮动幅度
C.等级重叠
D.薪酬等级
参考答案:C
参考解析:各个相邻的薪酬等级浮动幅度在数值上的交叉程度称为等级重叠。
26[单选题] 下列关于有效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,说法正确的是( )。
A.正比关系
B.反比关系
C.没有关系
D.递减关系
参考答案:B
参考解析:有效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成反比关系的。
27[单选题] ( )的目的是从宏观的角度确定组织需要的基本职能.明确企业的关键职能和基本职能。
A.职能分析
B.职能分解
C.职能合并
D.职能调整
参考答案:A
参考解析:本题考查的是职能分析的内涵。
28[单选题] ( )即考评者按照自己的标准寻找被考评者与其相同的方面进行考评。
A.对比偏差
B.相似偏差
C.后继效应
D.晕轮效应
参考答案:B
参考解析:本题考查的是相似偏差的含义。
29[单选题] 对员工进行考评时,如果前一名被考评者甲被认为是表现“差”,即使被考评者乙的表现一般,考评者仍然会给出较高的评分。这种误差被称为是考评的( )。
A.相似偏差
B.后继效应
C.对比偏差
D.晕轮效应
参考答案:C
参考解析:本题考查的是自我中心效应的具体表现,包括对比偏差、相似偏差。
30[单选题] 先将调查的同一类数据由高到低排列,再计算出数据排列中的中间数据,即25%、50%、75%点的统计分析方法是( )。
A.频率分析法
B.趋势分析法
C.离散分析法
D.数据排列法
参考答案:D
参考解析: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的方法常用数据排列法,先将调查的同一类数据由高到低排列,再计算出数据排列中的中间数据,即25%点处、50%点处和75%点处。
31[单选题] ( )的薪酬结构有利于激励员工提高技术、能力。
A.以绩效为导向
B.以行为为导向
C.以工作为导向
D.以技能为导向
参考答案:D
参考解析:本题考查的是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结构的优点。
32[单选题] ( )能够鼓励员工发展各项技能,提高业绩表现,增强参与意识。
A.绩效薪酬
B.提成工资
C.技术薪酬
D.岗位薪酬
参考答案:C
参考解析:本题考查的是技术薪酬的特点和含义。
33[单选题] 企业在分析决策应该归属于哪一管理层次和部门时,无需考虑的因素是( )。
A.决策的性质
B.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
C.决策的环境
D.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
参考答案:C
参考解析:在分析决策应当放在哪个层次或部门时,要考虑的因素有:①决策影响的时间。②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。③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。④决策的性质。
34[单选题] 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不包括( )。
A.人力资源信息库
B.马尔科夫模型
C.管理人员接替模型
D.回归分析法
参考答案:D
参考解析: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:人力资源信息库,马尔科夫模型,管理人员接替模型。
35[单选题] 一般情况下,差异量数越小,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就越( )。
A.大
B.无关
C.小
D.不确定
参考答案:A
参考解析:差异量数越大,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就越小;差异量数越小,则集中量数的代表性越大。